葛根渣是一种栽培食用菌的新型原料,可用于栽培平菇、鸡腿菇、猴头菇等。现将葛根渣栽培香菇技术介绍如下。
1. 葛根渣预处理
将收集的葛根废渣在阳光下充分晾晒干,除去其中较大的结块后用粉碎机粉碎备用。
2. 品种选择
选用优质高产的9608、808等香菇品种,要求菌种无杂菌、无虫害,菌丝生长健壮。
3. 栽培季节与方式
春季栽培。就举例来讲,根据陕西省安康市气候特点以及香菇的生理特性,制定最合理的栽培期。在安康市,于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制备栽培菌棒(培养菌丝),7月上中旬菌棒进棚上架,9月中下旬开始出菇,至翌年4月中下旬结束出菇。
4. 栽培料配方
①葛根渣32%,木屑48%,麸皮16%,玉米粉3%,石膏1%。另100kg干料加入克霉净Ⅱ型100g;
②葛根渣30%,平菇废菌料49%,麸皮20%,石膏1%。另100kg干料加入克霉净Ⅱ型100g。
5. 拌料装袋
拌料时将葛根渣、木屑、麸皮、玉米粉、石灰、石膏等加水搅拌,加水至用手捏成团,触之即散开。料充分翻拌均匀,使培养料含水量均匀一致。采用规格为17cm×58cm×0.006cm的聚乙烯折角塑料袋,每袋装料1.5~1.7kg。装料要求松紧适度,以用手抓料袋不凹陷为宜,袋身光滑无破口。要做到“当日拌料、装袋、灭菌”。
装袋前一天葛根渣需要加水预湿,使葛根渣充分吸水,避免葛根渣吸水不均匀,导致料袋含水量不一致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宜,要求呈细颗粒状、干燥;麸皮要求新鲜、无虫蛀、无霉变、无结块;石膏、克霉净要求无受潮结块。
6. 灭菌与接种
采用常压蒸汽灭菌,当灶内温度达100℃,保持16~18h,中途严防降温。灭菌时,灶内需留一定空隙,确保蒸汽均匀分布,提高灭菌效果。灭菌火力要求“两头猛、中间稳”。灭菌后,将料袋搬入无菌室冷却后接种。
接种时,需提前对接种环境进行严格消毒,并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。采用单面四孔式接种方式,每袋均匀打4个孔,孔深2~3cm,孔直径2cm,一般1kg菌种可接20~25袋。香菇菌种放入孔内后压实按平,孔内不留空隙,并要求边打孔边接种。接种后,立即外套规格20cm×60cm×0.003cm的袋,并将袋口扎住。注意雨天不宜接种。
7. 发菌管理
培养室要求干净、干燥、通风,在料袋进入培养室前,应提前对培养室进行消毒。接种后将袋移入培养室,按“#”字形堆放,堆放时接种穴要朝上,堆高不超过10层,若干堆排成一行,行与行之间留50cm走道。
发菌阶段温度应保持21~25℃、空气相对湿度65%~70%,避光。发菌前5d不要搬动菌袋,待菌丝吃料1cm左右后,翻堆检查菌种萌发及污染情况。接种后15~20d,当菌丝直径达6~8cm时,取掉外套袋,剔除杂菌污染的菌袋。当菌棒出现菌丝萎缩、颜色发黄、菌皮加厚等现象,说明菌棒缺氧,此时,需进行刺孔增氧。第一次刺孔时,在接种孔四周刺4~5个孔,孔深1.0~1.5cm。当菌丝圈完全相连后,进行第二次刺孔,每穴刺8~10个孔,孔深1.0~1.5cm。待菌丝长满袋后,第三次刺孔增氧,每袋5~6行,每行10~15个孔,孔深2.0~2.5cm。刺孔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和菌丝长势,调整菌袋堆放高度,以利于空气流通,避免出现因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,造成菌丝生长缓慢或烧菌的现象。
8. 出菇管理
当菌袋表面出现疣状物,棕色素分泌增多,手压菌袋有弹性,则表明菌丝已经成熟,可脱袋出菇。脱袋后,把菌棒斜靠在排筒架铁丝上,菌棒与地面成60°~70°夹角,菌棒与菌棒间距为5~6cm。此时,棚内温度应保持23~26℃,空气相对湿度85%~90%,促使菌棒表面菌丝复壮并生长。当菌棒表面长满白色绒毛状菌丝时,应每天通风1~2次,每次20~30min,以降低温度和湿度,同时增加光照,迫使菌棒表面菌丝停止生长。当菌棒表面产生棕色小水珠、菌膜加厚、色泽变深时,则表明菌棒转色完成(转色过程一般需要10d)。此时,应早晚通风降温,加大昼夜温差,刺激产生菇蕾。当菇蕾形成后,棚内温度应保持在15~18℃,空气相对湿度80%~85%,并加强通风,促使菇蕾长大。
9. 采收
待菇盖开伞七八分熟,菌盖边缘稍内卷时,标志香菇子实体已成熟,应及时采收。每潮菇采收后,需对菌棒注水(第一潮菇采收后除外)、间歇养菌、低温催蕾、出菇管理等工作。如此循环往复,直至出菇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