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外畦床袋栽猴头菇的模式在国内很受重视、福建古田、浙江开化、广东化州等地采用这项新技术,均收到明显增产效果。每亩面积可栽培1万袋,产干品700一800公斤,产品合格率在90%以上,较常规栽培可增产15%-20%,生产周期约60-70天(有的品种需100天)。
1.栽培季节
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在10-30℃,以24一26℃最为适宜;子实体生长最佳温度为12--17℃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均可栽培两季。春栽在惊蛰开始到清明结束,高海拔和北方可适当延迟;秋栽从秋分开始至小雪结束,此时自然温度由高到低,对发菌和出菇都十分有利。
2.品种选择
室外栽培应选抗逆性强、适应性广的高产菌株。
3.适用配方
猴头具广泛适应性,能利用多种原料进行栽培,适用配方有以下几种:①杂木屑40%,棉壳38%,麦麸20%,糖1%,石膏粉1%;②玉米芯45%,棉壳35%,麦麸18%,糖1%,石膏粉1%;③甘蔗渣77%,米糠(或麦麸)20%,黄豆粉1%,糖1%,石膏粉1%。含水量60%-65%,pH5.5-6.0。
4.装袋灭菌
用15厘米×55厘米低压聚乙烯塑料袋,每袋装干料0.9公斤。常压灭菌,在100℃维持14小时,冷却后接种。在菌简同一平面等距打孔4-5个,接种后,用胶布封口。
5.菌丝培养
接种后,将菌筒置培养室发菌,菌简呈“井”字形堆放室内,每堆10-12层,保持室温在26一28℃,相对湿度70%,应遮光培养。接种后10-12天,菌丝在接种口蔓延,直径达10厘米以上时, 可将胶布揭起留孔,增加氧气供应,加快菌丝生长速度。菌丝培养期约25-30天。
6.搭棚作畦
在田间选避风向阳,保湿性能好,易排易灌田块,翻耕开厢作畦,畦宽100厘米,深40厘米,畦间留50厘米走道,走道高出硅面10-12厘米。在畦床上搭荫棚,盖稻草等遮阳,保持棚内有30%的透光率,在畦床上用竹竿搭出菇架,距畦面10-12厘米,出菇架的横竿供排筒用,相距15-20厘米。排场前,用20%石灰水浇灌畦面消毒,再喷施800倍敌敌畏液杀虫。
7.菌筒排场
猴头菇不同于香菇,不待菌丝长满菌筒就要排场。一般在接种后的25-30天,菌丝已长满2/3以上,接种口已有原基出现,就应及时将菌筒移到室外排场,揭去封口胶布,使接种穴向上,斜靠在竹竿上。并用小竹片拱成弓形小棚,加盖薄膜保温保湿。
8.出菇管理
猴头子实体皆为结实性和恒温性菌类,不需变温刺激、原基形成后,棚内温度保持12-18C即可。在出菇期间,高温、气候干燥、二氧化碳浓度过高,光照强烈等均会形成畸形菇和光头菇(不产生菌刺)。因此,在低温干燥天气,可减少揭膜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,每天掌握在中午温度较高时,揭膜一次,通风10分钟,以保温保湿为主;如温度适宜,在15一20℃以上,每天应早、中、晚各揭膜通风30分钟,以降低畦床二氧化碳浓度,使之适合子实体生长。此外,要保证空气相对湿度在85%-90%,过干要淋水于地面或向空中喷水;湿度过高要及时揭膜通风降湿,防止烂菇。
9.采收和采后管理
子实体原基发生后,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,一般6-8天就分化菌刺,当菌刺长到1-1.5厘米长,尚未弹射孢子时要及时采收,用锋利刀片紧贴菌筒割下,不要割破菌袋。采后在切口处紧贴封口胶纸。采后2-3天内停水,每天揭膜一次,通风30分钟。如发现菌筒失水过多,可用注水器向筒内补水50-100毫升,1-2天后,将菌简着地一面调向,使其朝上,并将上端贴口胶纸揭去,再盖上薄膜,促使第2批原基发生。一般经4-6天,第2批原基从揭开胶纸的切口处长出,这样可连收3-4批。在采收第2茬子实体后,结合补水施肥,用注射法注入维生素B1、B2、蔗糖或三十烷醇、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,每筒用量50-100毫升,可使第3-4批子实体产量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