袋栽香菇的出菇期间遇到阴雨连绵天气,容易出现出菇密、菇柄长、菇质差,菇体水分高、烘干难等各种异常问题。现将在阴雨季节管理袋料香菇技术经验总结如下,供参考。
一、阴雨天选准适宜时间催蕾
每年6、7月份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,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。
由于此时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较高,给袋料香菇的出菇问题带来困难。防止阴雨天气香菇出现异常问题,可时刻关注天气预报,参考15天天气变化情况,调节安排催蕾时间。
例如保水膜菌棒从脱袋到子实体大量形成需要4~5天,从菇蕾露头生长至2~3cm需2~3天,根据这一出菇过程要求环境相对湿度80%左右约6天,可以安排在阴雨天气;菇蕾大于3cm进入采收期,可以安排在晴天或者多云天气。
把催蕾和子实体形成期巧妙安排在阴雨天气,利用自然湿度条件出菇。而子实体长至2~3cm,赶上晴天或者多云天气,有利于优质香菇采收和烘烤。
二、根据品种特性和菌棒质量催蕾
根据品种转色特性(深褐色出菇稀,茶褐色出菇密)、出菇大小(大型出菇稀,小型出菇密)、菌棒出菇前水分(水分偏少出菇稀,水分偏多出菇多)、菌棒转色轻重(转色偏重出菇稀,转色偏轻出菇密)等特征,安排催蕾出菇具体时间及应对措施。例如转色过重不容易出菇的菌棒,可以在阴雨天气开始催蕾,有利于出菇整齐。菌棒转色比较轻,容易出菇过多,应避开阴雨天气催蕾,有利于控制出菇密度和出菇数量。
三、防止菌棒出菇过密的催蕾方法
1、菌棒转色轻容易出菇密的催菇方法
碰到这种情况,应选择晴天或多云有风天气,上午脱袋,有利于降低菌棒表面湿度,待菌棒表面手感干燥后,在封闭菇棚催蕾,出菇数量接近或达到理想数量(10~30个)时,加大通风量,限制继续现蕾。
如果出菇时遇到阴雨高湿度天气,可采用竹片和木棍挤压方法,挤压幼小菇蕾和萌芽状态的“鸡眼状”菇蕾,可有效控制出菇过密。如果菇蕾已长到1cm左右,就要抠掉(疏蕾)多余菇蕾。不让多余菇蕾消耗菌棒营养。
2、菌棒转色比较轻而需要补水的催蕾方法
确定香菇菌棒注水后会出菇过多,控制出菇数量有效方法是“偏心位置限量补水”,即让注水针在偏离菌棒中心位置注水,限制补水量要低于栽培袋原来重的20%左右。例如18cm×60cm栽培袋重(3±0.05)kg,偏心位置补水以后为2.5±0.15)kg。补水后闭棚催蕾,出菇后再加大通风量,可以大幅度减少出菇数量,而且还可以收到“定向出菇”效果。
3、菌棒含水量适宜出菇的“振动催菇”法
菌棒表面比较干燥,而菌棒重仍然在原来的75%以上,表面比较干燥,不容易出现出菇密的现象,此类菌棒可以脱去外袋,让其出一潮菇,再注水催蕾。例如18cm×60cm菌棒重2.3~2.7kg的,表面已经失水,可以在阴雨天气脱袋,让菌棒在自然条件下自由出菇。
4、长期阴雨天出菇与采收管理要点
假如催蕾以后的子实体生长遇到阴雨连绵天气,就要调整菇棚的通风管理:一方面要使菇棚保持通风,尽量降低子实体生长速度;另一方面要对适宜采收的香菇子实体尽早采收并烘干。因为开伞度不足五成的菇烘烤时体积小,通风好,菇质量好。香菇子实体质量从开伞基本定型,如果任其开伞,只会增加香菇表面对空间水分的吸收,从而延长烘干时间并降低菇品质。
5、阴湿天出菇期间尽量提高菇棚内的光照度
低温阴湿天出菇管理,需要提高菇棚内光照度,有利于控制菇柄长度,防止畸形菇,提高菌盖质量。从催菇到菇蕾0.5~1cm之前的光照可以偏暗,菇蕾大于1cm时加强光照,限制菇柄生长。例如晴天气温15℃以下或偏低温多云天气去掉遮阳网,高于20℃的天气需要遮挡面向阳光照射的半边菇棚,另一面不用遮阳网,提高出菇棚内光照度。(来源:知网)